王先生,64岁,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腹痛1周,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无明显诱因停止排气、排便,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年前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
检查:入院后予相应对症治疗的同时完善检查,行全腹CT,考虑肠套叠可能性大,并发高位肠梗阻
诊断:肠粘连伴梗阻(粪石梗阻) 处理:对症支持治疗,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术
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出院。患者11年前做胃大部切除术,造成腹部粘连较多,属于梗阻的高危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按起病急缓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该病部分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症状消退, 但大多数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下列情况下容易发生肠梗阻: 外界因素(30%): 1、暴饮暴食后近端肠内容物骤然增多,不能顺利通过已狭窄的肠腔,形成相对的梗阻。 2、粘连部位发生炎症或粘连水肿,以及食物残渣,异物的堵塞,都能导致肠腔狭窄。 内部因素(30%): 一组肠袢彼此紧密粘连成一团。并固定于腹壁切口疤痕下,因为肠腔狭小,肠蠕动受到影响,肠管不能扩张,容易发生梗阻。一段肠袢粘连并固定于自身折迭的位置,使曲折处的肠腔狭小,容易发生梗阻。 一段肠袢粘连于距离较远的一点,由于牵拉肠袢使其粘连点成一锐角,容易发生梗阻。腹腔索带状粘连的另一端固定于腹后壁,将肠管压迫造成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10%): 肠壁粘着于腹壁的一点,肠袢其他部分无粘连,由于强烈的肠蠕动或身体姿势的突然改变,肠袢可能以粘着处为支点而扭转,引起绞窄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