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

王医师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膀胱肿瘤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 膀胱炎

主诉 病史

主诉: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 病史:患者,男,3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于2014年9月22日入院,肉眼淡红色血尿全程皆有,终末略加重,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腰腹痛发热等。查体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及压痛,未触及异常包块。

查体 辅查

辅助检查:尿常规提示血+++,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肿瘤系列未见异常。泌尿系B超提示膀胱充盈,壁向腔内突起一个约3.8 cm×3.2 cm的中等回声团块,基底宽,外形不规则,内可见血流信号。盆腔CT提示膀胱内充盈良好,膀胱右侧壁不规则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影,向腔内隆起,密度均匀,边界毛糙。

诊断 处理

临床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 治疗:在硬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镜下可见膀胱右侧壁右输尿管管口处上约2.5 cm开始至膀胱顶部广基新生物,表面丘陵状及乳芽状突起,与周围组织欠清楚,大小约4.0 cm×2.5 cm。双侧输尿管开口及喷尿正常,膀胱内未见异物。视清后将新生物电切切除,并对基底部电切至浅肌层,基底部周围约1.5 cm黏膜一并切除,手术顺利,切除组织送病检。 术后治疗:术后行抗炎、抗过敏治疗1周后拔除尿管,排尿通畅,尿液淡黄清亮。 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送检膀胱占位性病变大体为灰红灰白色组织一堆,体积约6 cm×4.5 cm×3 cm。

随访 讨论

术后随访:术后定期每2月复查膀胱镜1次,术后至今未见复发。 讨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临床上患者常反复发生排尿困难和血尿。属于一种泌尿道的过敏性疾病。常与泌尿道某些疾病伴随发生,少数可独立发生。临床表现与一般膀胱炎相似,根据尿和血中的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尿的出现可拟诊本病。病因不明,部分患者常伴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有时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膀胱壁活检术以及血吸虫病患者,也可有局灶性嗜酸性白细胞浸润与弥漫分布的嗜酸细胞性膀胱炎不同。 膀胱镜下,见膀胱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和似肿瘤的广基息肉状新生物。膀胱镜镜下所见常与肿瘤相似,可做活检来确诊。镜下,以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的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为特征。切片中,在移行上皮下皮下结缔组织内和肌层浅层内,有大量的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并常有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混在,间质明显水肿。本病经抗感染、抗过敏的适当治疗后,较短时期内即可愈复,预后良好。

发布于 15-08-18 17:07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