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布加氏综合症合并乙肝一例

谢医师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曲张 布加氏综合征

主诉 病史

患者,男,27岁。因“反复腹胀、少尿、双下肢水肿8年”入院。8年前因腹胀、少尿、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肝功能轻微异常,乙肝三项阳性,行肝CT检查,提示早期肝硬化、脾肿大。在个体诊所按肝硬化服中西药治疗,一月后肝功能转正常,停药。以后反复出现腹胀、少尿、双下肢水肿,且逐渐出现双下肢色素沉着,但病程中无明显低蛋白血症、乏力 恶心。外院多次B超、CT皆示肝硬化、脾肿大、少量腹水,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近半年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否认有输血史、疫水接触史。

查体 辅查

查体: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不明显,颈胸部见数个蜘蛛痣,可见肝掌,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1cm,质地中等,移动性浊音阴性,胸腹壁静脉曲张明显,血流方向自下而上,双下肢轻微凹陷性水肿,双下肢色素沉着明显。辅查:肝功ALT31U/L、AST47U/L、TBIL37.3μmol/L、A/G 37.5/33.9;乙肝 HBsAg+、HBcAb+、HBV-、DNA-,丙肝、丁肝抗体阴性ANA全套未见异常。骨髓常规: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尚活跃,脾亢可能性大。B超:慢性弥漫性肝病,肝脾肿大,下腔静脉近第二肝门部内径变窄约0.35cm,下腔静脉血流信号明显减弱,肝静脉内径轻度扩张。MRI:下腔静脉相当于肝静脉开口旁狭窄,腹腔及胸壁侧支形成,肝右、中静脉狭窄变细,门静脉纤细,但未见局限性狭窄。

诊断 处理

诊断: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乙肝,转外科行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胸腹壁静脉曲张消失。

随访 讨论

布加氏征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极为相似,尤其合并乙肝时,很易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但布加氏综合征肝功能损害轻、躯干曲张静脉血流自下而上、血白蛋白多数下降不明显可与肝硬化相鉴别。乙肝合并布加氏综合征这两种疾病转归不同,乙肝后肝硬化预后取决于病变类型,晚期只能实施肝移植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而布加氏综合征治疗主要通过介入、手术,解除梗阻,缓解门脉高压症状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DOI:10.3969/j.issn.1003-3548.2005.03.078

发布于 15-07-10 16:19

1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