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小儿先心病矫治术后肠穿孔

卞医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诉 病史

患儿男,64d。因“发绀2个月”入院。偶有缺氧,生长发育略迟缓,体力无受限,食欲二便正常。

查体 辅查

查体:皮肤及黏膜发绀,心界略偏左,胸骨左缘3~4肋问可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无传导,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无增减。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诊断 处理

诊断: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 处理: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矫治术(室缺修补、右心室流出道加宽、卵圆孔缝合、动脉导管缝合切断)。术后予充分镇静、呼吸机辅助呼吸,药物治疗72h后循环稳定。术后4d胃肠减压出现咖啡色液体约20m1,持续1d后消失。术后8d出现无规律呕吐,进流食后加重,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胃肠减压含淡黄色胆汁成分液体,腹胀,肠鸣音无亢进。提示肠不全梗阻。便潜血弱阳性。支持治疗后病情反复。术后28d,呕吐突发加重,呕吐物含胆汁,停止排气排便,查体上腹部可见肠型,行开腹探查。术中见一纤维索带与空肠粘连,局部肠管已成角,肠内容物通过困难;切除病变肠管。病理报告:肠壁出血、坏死性炎症,局部溃疡形成。肠道手术后予禁食、补液、抗感染等处理,2d排气排便,术后7d撤胃管。

随访 讨论

讨论:患儿先心术后为何出现肠穿孔、坏死?个人认为,该患病理检查并未看到肠系膜各级血管存在微血栓,但含铁血黄素存在已证实肠道局部曾发生红细胞破坏,出现出血和淤血,结合体外循环术后特点,考虑肠道微血栓形成导致坏死的可能性最大。

发布于 15-06-20 21:5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