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2例CABG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介入治疗

田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诉 病史

病例一 王XX,M/82, 主诉:间断心悸发作18年,发作性胸闷1年,加重3天 现病史: 1996年夏天无诱因反复出现心悸发作 1998-8-4无诱因出现心悸、烦躁、心前区不适,自服硝酸甘油症状持续2h无缓解,急诊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约140次/分,V2导联ST段抬高明显”,急诊CAG:左主干狭窄75%,回旋支近中段50~80%狭窄,前降支管壁不规则,右冠50%狭窄。 1998-8-24行冠脉搭桥手术(取双侧桡动脉、术中搭桥RIMA- RCA、LIMA-LAD、AO-LRA-OM1、AO-RRA-OM2)。术后恢复良好。 患者3天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持续0.5~2小时,活动耐量较前略下降,平地行走约500米需休息。 PMH:高血压病40余年,血压最高170/100mmHg,现规律口服络活喜、倍他乐克、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血压控制平稳,在135/60mmHg。 个人、婚育及家族史无殊。 PE:心率5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可闻及II/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以主动脉瓣听诊区最响。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对称,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对称。余无殊。 病例二 赵XX,F/60 主诉:间断胸闷气短3年,再发伴胸痛3月 现病史: 2011年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或口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多发于劳累、遇冷及饱餐后。 2013年10月较前加重,性质同前,发作频繁,静息及夜间均有发作,每日5-6次。ECHO:左房增大,左室松弛功能减低,EF56%。 2013-11-4行CAG:LM远段局限狭窄70%,LAD开口及近中段狭窄70%,远段可见对冲血流。LCX开口及近段局限狭窄最重90%,OM1近段局限狭窄最重70%。RCA近中段100%闭塞。 2013-11-13行CABG术(AO-SV1-RCA,LIMA-LAD,AO- SV2-OM1),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1-2月未再发作活动后胸闷、气短,近3月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痛,可放射至后背及上肢,伴胸闷、气短,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3-4分钟后可缓解。 PMH:高血压14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2型糖尿病15年,现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可控制在7-8mmol/L,餐后2h血糖在13-16mmol/L左右。发现血脂高10余年,未规律控制。

查体 辅查

病例一查体:HR 5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可闻及II/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以主动脉瓣听诊区最响。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对称,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对称。余无殊。 病例二查体无殊。

诊断 处理

CABG术后桥血管-自体血管吻合口再狭窄 PCI成功

随访 讨论

1、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率大约在4-8%,Lambert等的研究显示随访7.5年CABG术后有20%的患者 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RITA试验中CABG 术后1年严重心绞痛发生率约5%。CABG术后再缺血原因包括:桥血管病变(桥血管狭窄、“string”现象),自体血管病变的进展及再血管化不全(搭桥近端的狭窄逐渐闭塞、自体血管血流竞争不过桥血管、未搭桥的自体血管原有病变加重或发生新的病变)。 2、SVG vs IMA vs RA孰优孰劣? Shah等对CABG术后1607例心绞痛复发患者行造影检查,其平均复查时间间期99 个月,静脉桥的病变率为39%。左乳内动脉发生病变的机会明显低于静脉桥,文献报道结果14.1-29%不等。动脉桥的10年通畅率明显高于静脉桥85% vs 61%。Umesh等研究显示随访565±511天,桡动脉桥的通畅率低于IMA和SVG(51.3%vs90.3%和64.0%,P<0.002)。 3、桥血管病变的原因 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IMA吻合口狭窄,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 4、左乳内动脉吻合口狭窄的原因 主要与术中技术原因有关,如术中损伤血管内膜导致急性血栓形成、移植血管过长扭曲或过短牵拉 不适当的吻合口位置、选择自体血管过细等。 5、CABG术后再次介入治疗的问题 主要困难:病变程度严重,比如慢性闭塞或严重的弥漫性狭窄病变,因此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导丝不易通过病变。 主要的并发症为:远端血管栓塞导致无复流或慢血流 远期疗效: 介入治疗的局限性是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血管重建,裸支架治疗SVG病变的再狭窄率为20-53%。药物洗脱支架是否能够明显降低桥血管支架再狭窄的发生存在争议。 (本病例由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团队提供)

发布于 15-06-18 19:30

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