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右侧乳头乳晕赘生物增生性突起11年。 患者女,39岁,自诉右侧乳头自幼便生有许多皱褶,一直无明显变化。11年前妊娠期间,皱褶上逐渐形成颗粒状突起,至哺乳期逐渐增大,右侧明显,未用药治疗。患者月经周期规律,月经期时颗粒状突起明显,较平时略硬。既往体检,不伴有鱼鳞病、黑棘皮病,母亲及妹妹有相似体征,疑似有家族史。
查体:双侧乳头乳晕不对称,右侧乳头大小约1.6cm x2.0cm x2.0cm,乳头表面皮肤呈颗粒状突起,无鳞屑及渗出物,无明显色素沉着,无溢液及异味,无疼痛,左侧乳头大小正常。 病理检查: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增厚,部分表皮突延长,基底细胞色素增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
诊断:右侧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治疗:在局麻下行右侧乳头乳晕矫正术。以左侧乳头高度和直径为参考值设计,去除右侧乳头多余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顶端组织呈半球形,修整皮瓣,使双侧乳头大致相等,且皮瓣切口位于乳头侧面,以6-0非吸收线缝合皮肤。
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 讨论: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一种罕见的、散发的、良性的皮肤病,以乳头乳晕角化过度及黑褐色色素沉着为特点。该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该病为先天性疾病。与该病例有一定的相符。该病一般不影响患者健康,影响美观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手术设计上,局部皮瓣的设计尤其重要,使皮瓣包绕乳头顶端,皮瓣边缘及术后瘢痕藏于乳头侧方,防止内衣摩擦乳头顶端引起异常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