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反复乏力12年,肝内占位4年 病史:现病史:患者于12年前因乏力来我院,诊断为"肝硬化",未系统治疗。5年前开始口服"拉米夫定和阿德福伟"抗病毒治疗,4年前发现肝占位,于202医院接受r刀治疗一次,1年前发现AFP升高至1000ng/ml,未予重视,1周前复查AFP升高至30000ng/ml。
查体:体温36.4℃,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位自如,表情安静,慢性病容,检查合作。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瘀点、紫癜,有肝掌,无蜘蛛痣,无水肿,毛发的生长与分布正常。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巩膜黄染,结膜正常。口唇红润,粘膜正常,舌正常,牙龈正常,扁桃体无肿大,无咽部充血。颈部外形对称,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正常,无颈部血管杂音。胸部形态正常,呼吸运动平稳规律,无呼吸困难,肋间隙正常。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肺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率:76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无大动脉及周围血管征,无奇脉及交替脉,无水冲脉,无枪击音,腹型对称,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瘢痕,脐部正常。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腹部包块。肝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脾未触及,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无肝区叩击痛,无肾区叩击痛,无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4次/分,无气过水声。外阴及肛门:未查。四肢正常,关节正常,无下肢水肿,无下肢静脉曲张,无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彩超:肝表面欠光滑,肝内占位5.2*5厘米 ct如下图
诊断:乙肝肝硬化 代偿期 原发性肝癌。 患者病史明确,目前化验转氨酶轻度升高,说明有活动性肝损伤,白蛋白降低提示肝脏合成代谢功能下降,AFP从一年前至今逐渐升高,提示活性肿瘤细胞增多。CT所见明确诊断肝癌,并有周围卫星灶,应近期行TACE治疗。 处置:DSA下肝动脉造影及TACE 手术简要经过:患者平卧位,术区皮肤消毒,铺手术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入血管鞘,5F猪尾管腹主动脉造影,超滑导丝yidao5F RH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分别造影,腹腔干造影时,见肝右叶7-8处小结节样肿瘤染色,未见外凸生长较大病灶染色。微导管超选肝右动脉注入三氧化二砷碘油混悬液10毫升,横结肠遮挡部位见较大病灶有伞状碘油沉积。复查造影未在见肿瘤染色,拔出导管和血管鞘,穿刺处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术毕。
患者术后8天来,无不适,无发热,无腹痛和腹胀,无恶心呕吐,食欲睡眠好,尿便正常。 查体:神志清,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 复查化验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1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41 U/L、胆碱酯酶 1995 U/L↓、总蛋白 56.3 g/L、白蛋白 25.9 g/L。白细胞计数 5.8 10^9/L、红细胞计数 3.18 10^12/L、血小板计数 175.0 10^9/L、*血红蛋白 83 g/L、血小板分布宽度 15.7 、血小板压积 0.175 %、*红细胞压积 24.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26.1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37.0 g/L、平均红细胞体积 77.5 fL、平均血小板体积 10.0 fL、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0.4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 0.02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0.4 %、中性粒细胞数量 4.10 10^9/L、嗜酸性粒细百分比 2.1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0.12 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 12.2 %、单核细胞计数 0.7 10^9/L、淋巴细胞数量百分比 14.9 %、淋巴细胞计数 0.9 10^9/L。甲胎蛋白 23564.00 ng/mL 患者术后第8天开始行FOLFOX6化疗。CT上可见明显碘油沉积,术后甲胎蛋白下降治疗有效。嘱患者术后必须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