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腹腔镜下肝微波消融治疗胆囊癌并肝转移

郭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1岁 主诉:胆囊结石36年,腹痛6天 病史:患者1979年发现胆囊结石,偶发夜间疼痛,不伴进食后腹痛,腹泻,黄疸,发热等不适,未行治疗。2015-12-30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于江汉油田总医院行上腹部MRI提示胆囊占位并发肝内转移,现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胆囊占位”收入我科。

查体 辅查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查:上腹部MRI:肝内多发环形强化,胆囊增厚并不规则强化,考虑胆囊Ca并肝内转移,肝门区,胰腺,后腹膜区淋巴结肿大。

诊断 处理

诊断:胆囊癌并肝内转移 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于2016年1月7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肝微博消融术 术中发现病理:胆囊实性变,向肝脏、大网膜侵犯,整个肝脏散在数十个大小不等肿瘤病灶,壁腹膜可见散在十数个肿瘤小灶,大网膜上可见散在肿瘤微小灶

随访 讨论

讨论:肝癌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均属于微创治疗,但微波相对射频有以下特点:一、热效率更高。射频升温慢,对于大肿瘤,热效应会特别慢,有可能瘤体内温度不能达到目标温度,热量就吸收了;如果肿瘤在血管旁边,血流也会很快带走热量,即“热沉效应”。而微波升温快,抗热沉效应好。二、微波升温快,消融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更短,更适合年老体弱病人。但同时,如果肿瘤临近胃肠道、胆囊旁等位置,微波消融需慎重。三、微波不需使用正负极产生电流,避免对电生理的影响,如对起搏器的影响,不使用电极板,避免皮肤灼伤(但目前已有厂家提高工艺,使用双极射频针,无需使用电极板)。四、微波消融设备是国内首创,耗材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发布于 16-01-18 22:4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