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因“停经3月余,葡萄胎清宫术后7天,发现宫内残留2天”入院, 患者诉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年1月上旬,3月30日在当地县医院行葡萄胎清宫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部分性水泡装胎块,局部可疑滋养层细胞侵入肌层,4月4日在当地医院再次清宫,复查血清HCG7270U/ml。4月9日复查彩超示:宫内残留(残留?凝血块?)子宫后壁下段稍高回声,考虑子宫肌瘤可能性大。复查血清HCG示:8130U/L。4月10日省妇保病理会诊示:水泡状胎块,滋养细胞中度增生。现患者仍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无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门诊拟“葡萄胎清宫不全”收入我科。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血染;阴道:畅、软,中量血性分泌物;宫颈:少糜,宫颈6点陈旧性裂伤;宫体:前位,男拳大小,无压痛,活动;双附件未及异常。颅脑CT示:颅内未见异常征象,两肺结节样淡薄阴影,考虑慢性炎性可能,建议短期随诊鉴别转移瘤。彩超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血流丰富,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示:子宫腔内和肌层信号混杂,宫腔及阴道少量积血。血清HCG示:16744mIU/ml。
在静脉麻醉下行清宫术,于宫腔内清出残留物约20g,病理报告示:(宫腔)滋养叶细胞增生显著伴异型,局部坏死,部分平滑肌内见滋养叶细胞浸润,结合病史,考虑为侵袭性水泡状胎块。 诊断:恶性葡萄胎。 给予甲氨蝶呤18mg肌注,连续5天化疗。复查血清HCG11135mIU/ml。
患者每隔一月进行化疗,方案同前。现血清HCG降至38.7mIU/ml。 讨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都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变化而来的肿瘤,故统称为滋养细胞肿瘤。三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是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葡萄胎属良性疾病,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则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又称“水池状胎块”,表现为绒毛高度肿大,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小的仅可目及,大的可达数厘米,彼此间有细蒂相连成串,形同葡萄,故此得名。葡萄胎塞于扩张的子宫腔,一般不侵入子宫肌层,也不发生转移,又称为“良性葡萄胎”。 葡萄胎的表现是妊娠早期有间歇性阴道流血,开始量少,中间可有反复大量出血。如仔细检查,有时血中可现水泡状物。病人恶心、呕吐明显,还可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妊娠中毒表现,子宫也异常增大。一般妊娠子宫的大小与停经月份成一定比例,而葡萄胎则不同,停经月份小,子宫却很大。若阴道有水泡状物排出,则基本上可以肯定葡萄胎的诊断。发生葡萄胎后,胎儿一般已经死亡,摸不到胎块和胎动,听不到胎心音。偶尔可伴存活的胎儿,但这种胎儿畸形率较高。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在病理及预后方面有明显区别,但二者在临床表现、分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基本相仿,二者发病之前约有一半以上患过葡萄胎。这类恶性滋养细胞瘤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专家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与本类疾病的发生有关:(1)营养不良。(2)病毒感染。(3)卵巢功能失调及卵子异常。(4)染色体异常。其他如人种、地理、气候环境、饮食、水源、动物媒介、免疫异常等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也有关系。 恶性滋养细胞瘤一般有以下特点:(1)来源于精卵结合而成的胚胎,部分成份来自异体,不同于其他肿瘤是从自己的细胞恶变而来,具有更多的抗原性。(2)好发于生育期妇女,20—40岁为高发年龄,一般比其他肿瘤发病年龄为低。(3)绝大多数发生在妊娠数周或数月内,潜伏期短。(4)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不完全平行。(5)肿瘤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应用生物学的、免疫学的方法测定,可做为诊断、疗效评定、随访及愈后判断的标志物。(6)可有生理性转移、恶性转移、转移灶自行消失等现象。转移常见且早而广泛,以血道为主,少数也有淋巴道转移。在所有转移中,以肺转移最为多见,其次为阴道、脑等转移。 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特点为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和其他组织,或有远处转移。临床上,常在葡萄胎排出后,有持续或间断的阴道流血,子宫增大,血或尿HCG定量升高,发生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侵蚀性葡萄胎的性质介于葡萄胎与绒癌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兼有两者的特性。有的可能偏良性,病变和表现接近增生活跃的葡萄胎;有的可能偏恶性,病变和表现接近绒癌。 绒癌的病理特点为增生的滋养细胞大片地侵犯子宫肌层及血管,并常伴有远处转移。绒癌常见为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之后有阴道持续性不规则流血。长期出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子宫增大的程度及形状由于宫内病灶的大小、数目和部位而定。病灶大,数目多,又近浆膜层,则子宫大而不规则。子宫较柔软,宫旁常可触及血管搏动。当病灶穿破子宫肌层和浆膜层时,可造成子宫穿孔或穿入腹腔或阔韧带内,形成内出血或血肿,出现腹痛或休克症状。当发生转移时,因转移灶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肺转移病人可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阴道转移可因结节破溃而发生阴道大量出血或分泌物增多;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偏瘫与昏迷。